原來我一直在尋求一個父愛的力量|超世紀催眠師 Juswin

文|Juswin (超世紀催眠師)

我曾經有兩次催眠的經驗。

第一次的催眠讓我看到了,原來我一直需要學習的是「溫暖」和「愛」。讓我知道原來一切相遇都是感受愛的過程。並且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經歷學習如何給予和感受「愛」。所以當發現這個答案之後,我一直不斷的找尋一個答案「到底什麼是“溫暖”、什麼是“愛”」。

「溫暖」和「愛」 好像對於大多數的人都可以感覺得到,但我卻不知道那是什麼樣感覺。到底是為什麼我感受不到呢?這個問句不斷的在我腦海中產生疑惑。在這樣的疑惑中我查詢了很多心理的書籍,甚至查詢「溫暖的人」是什麼樣的特質 或是 學習如何愛人等等相關的訊息。但這段搜尋的過程中,一直卡關怎麼樣都找不到心中那份溫暖的感受。

直到有一天,有一位心理醫生告訴我,我要嘗試去尋找幼年時的記憶,到底是什麼讓我感受到受傷了。並且讓自己好好的安撫當時的小孩,好好的將當時的情感宣洩和試著告訴當時的大人們,當時小小的我心中受傷了。

所以第二次催眠我找了催眠師Juswin,催眠時的這些記憶畫面,其實以前就常常出現在我腦海中,只是以前的我只會覺得這些畫面對我來說都只是小時候的一些片段的記憶,從來沒有想要去探索「為什麼這些記憶會常常的出現在我腦海中」,或是「這些畫面究竟要給我什麼樣的訊息。」。

在這催眠的過程中,有太多太多的驚艷和感知,讓我依然還想要持續探索,深埋在心理的傷,還有什麼?!

原來我一直把爺爺當成我的「爸爸」,我多麼希望他可以認可和溫暖。原來我一直在尋求一個父愛的力量,所以我一直追著我現在的先生給我一個「我想要的家」。

而這次的催眠像是重新經歷當時的我,而長大的我就像是第三者一樣看著當時的小女孩,只是去觀察當時的小女孩有什麼樣的感覺,就這樣一步一步的發現…..

原來姐姐在我心中是這樣一個位子,我多麼害怕傷害她。

原來會有現在的「我」,是這樣一環一環養成的。

也希望在這些持續探索的過程中,我能學會感受到溫暖和愛,並也能付出溫暖和愛。

催眠過程分享

一開始的畫面

小小的我站在爺爺奶奶家門口(注:小小的我大約是國小一、二年級的年紀)。

我不想進門,因為進門之後 害怕面對很多「指責」和「要求」。當時小小的我覺得「不管我怎麼做都達不到大人們的要求,總是會被指責、被貶低,總是做什麼都對 」。

我很害怕那個被認為一無是處的「自己」。那個不管怎麼做都達不到大人要求的「自己」。這個「自己」讓我覺得我是不被愛和不值得被愛的。甚至常常覺得因為我的監護權在媽媽身上,所以我不是這個家的孩子。小小的我感到很無助,但沒有人可以幫我。媽媽忙於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只能強迫自己長大。每當快到爺爺奶奶家的門口,我就感覺又要被媽媽丟下,需要獨自面對這樣不舒服的感受。

這些在小小的我心中感到很慌恐和焦慮,因為不知道要怎麼解決這樣的情況和抒發這樣的情緒。感覺沒有人可以幫我 和 沒有人想要關心我,在小小的我心中深深地覺得“我被拋棄了”、“我被厭惡了”、“我是多餘的”。當時小小的我很想跟爺爺說:「其實我不想被拿來跟姊姊做比較」。

第二個畫面是

我很想睡覺,但我不敢睡,因為我作業沒做完。每當我的作業沒做完,爺爺就會把在睡覺的我叫醒,爺爺會陪我一起寫作業。爺爺陪著我寫作業時,我會感覺到爺爺是在乎我的,甚至覺得爺爺當下是屬於我的。所以我明明知道不寫作業會被罵,但我就會故意不寫作業。

小小的我非常希望大人們可以理解我。其實很多時候,不一定是我達不到要求,而是我太在乎姊姊的感受。我不想跟姐姐比,我不想跟姐姐競爭。因為我害怕傷害到姐姐,我怕看到姐姐傷心。小小的我知道,姐姐的自尊心很強 ,如果”比較”競賽的結果是她輸了 ,她就會非常的難受。所以每當大人們說她鋼琴彈得比我好時,我就莫名的不想練習。當他們說她什麼好,我就故意想要逃避。當時的我 當然也知道我逃避了,就會被指責和貶低。但這是小小的我唯一可以想到的方法,只有不練習、做不好,這樣才能換取關注,並且這樣也不會傷害到姐姐。但每次換來都是責備 、誤解,而不是關心、理解時,我就更確定了,我真的是不被愛的孩子,

甚至常常覺得如果我讓姐姐難過,我就會被所有人討厭。但當時小小的我很渴望大人們可以理解我、喜歡我。我也很想被關注、想被在乎,而不是只有責備和誤解。

姊姊離開人世,其實我感到愧疚。因為姐姐看到我現在過的比她好時,其實她很難受,但長大的我,有時候會有一點叛逆 ,想要改變小時候逃避的心情 ,所以會不斷勉勵自己一定要過的比她好 ,只是我從來沒有想過她會突然離開我了⋯⋯。她的離開讓我感到內疚…..但這一切並不是我的初心 ,我真的沒有想過要傷害她。

第三個畫面

小時後的我總是覺得很孤單,常常睡醒都沒有人,常常自己躺在床上左顧右盼,常常自己找東西吃,沒有東西吃的時候就吃奶粉(因為不會自己泡奶,所以就吃奶粉)。

一直到現在,當我一個人在家時,還是會覺得我很孤單、很寂寞、我害怕一個人。每當找不到我先生或是先生晚回家時,我就會強烈的感受到 “我又要被遺棄了”、“我又不被愛了”。

所以催眠的階段中不斷一直跳出好多一個人無助、想要人陪、想要被保護的畫面。這樣孤獨感讓我想逃,讓我想要不斷的抓住某個人。強烈的希望這個人就是會抱著當時感到孤單的我。讓我覺得我沒有被拋棄、我沒有被遺棄。我很渴望可以感受到溫暖和愛,但也很害怕,因為覺得這個不被愛的我,其實是不值得擁有幸福。甚至害怕被人發現我其實是不值得被愛的人。

所以我只能背對著緊緊抱住我深愛的人,不希望這樣不被愛的感受影響到「他」。然而也不想被看穿,我是不被愛的人。所以背對著的擁抱,讓我感覺到安心。

第四個畫面是 

一個伸手的擁抱⋯⋯

這個伸手的人我試著努力想要看清楚,但怎麼也看不清楚。我以為這個擁抱我的人是我「先生 」,但強迫自己看清楚之後,原來是「爺爺」……。

我其實很想伸手擁抱著他,但卻很害怕伸手,因為害怕達不到要求,會被指責。這個指責和要求,讓我對於伸手往前非常的卻步。小小的我,心中有很多顧慮,我很想要被關注、被愛、被讚美、被保護。但覺得伸出的手會換來“指責”和“拒絕”。

如同我和我現在先生的關係,我害怕靠近會換來拒絕和冷漠,所以我只能冷漠的面對或是將他往外推。但其實我多麼希望擁有的是一個紮實、真切的擁抱、溫暖的讚美和肯定的愛。

原來我渴望的是「父愛」和「父親的保護」,我在「爺爺」和「先生」身上追尋的就是被父親保護的力量。

最後的畫面是

爺爺過世那天躺在家裡的畫面,我感受到對他的抱歉 。因為姐姐原因翹家,家裡對我有一些誤解,所以我離開了爺爺奶奶家搬回媽媽家和媽媽一起住 。

重病的爺爺透過老師們來告訴我,爺爺很想我回家看看他,但我一直沒有回去,奶奶怨我冷漠無情,只是他們不知道其實好幾次我已經在家門口和樓下,我卻不敢進去,甚至是故意不回家。當時的我心中對爺爺有埋怨,覺得他比較在乎姐姐。然而每當從老師那邊聽到了爺爺想見我時,好像也就可以證明爺爺是愛我的。當時的我天真的認為,不去看他的話,我就可以一直得到這樣的在乎。另外,當時的我也很逃避看到爺爺連上廁所都要奶奶攙扶著的狀態。因為我很害怕失去他,因為他就是我心中的“爸爸”,當時的我要如何面對快要失去一個我很在乎的“爸爸”呢?!

催眠接近了尾聲,我請了爺爺的靈魂來到我的面前,終於我感覺到很模糊爺爺的身影。

爺爺抱著我,給我溫暖和愛。

爺爺希望我可以學會”放下 “

放下對爺爺的抱歉

放下自責

放下回憶

放下不被愛的念頭

放下別人對我的指責

放下負面的印象

放下對他的想念

活在當下 把握當下

學會包容自己

並要我試著伸出手,只有當我伸出手時才能感受到愛和溫暖。

與你的潛意識有約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