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28 GTHA創始會員說明會中,現場來賓熱烈提問、與現場數位催眠師精彩對話,摘要部分如下:
Q1:催眠會不會回不來、無法清醒?
超世紀催眠不用擔心這狀況發生!催眠中僅是腦波切換,進入類似深度冥想狀態下的δ波(潛意識腦波),只要經由正確的喚醒步驟,都能再腦波調整回復平常的β波,將催眠中所獲得的寶藏帶回生活中實踐、獲得助益。
Q2:面對成癮型個案,催眠會有幫助嗎?
各種成癮行為,例如菸癮、酗酒、購物狂、賭癮、電玩成癮、嗜吃……,在潛意識均有對應的創傷來源。可藉由超世紀催眠深入探索潛意識,透過專業手法面對、穿越過去負面經驗後,能填補過去內心負面感受造成的缺憾,有異於其他傳統催眠僅施以治標的暗示手法,超世紀催眠提供一個能深入找到心靈根源、並加以拔除的絕佳機會。
Q3:當催眠師是否會被個案能量影響?
催眠師僅以專業技術,引導個案進入潛意識探索自我,就好像一位導遊帶領遊客出遊一樣,除了必須對個案過程嚴格守密外,更須明瞭、尊重每個人自身的生命體驗。在超世紀催眠師的養成訓練中,非常重視催眠師自身的正確觀念與對他人生命旅程的尊重,當催眠師能了解與個案的尊重、界限,自然不會被個案能量影響。
Q4:催眠看到的影像是真實的嗎?
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呢?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的意思是什麼呢?
如果我們閉上眼,想像嘴中含著一片新鮮多汁的檸檬片,不少人會發現嘴中感到酸澀、唾液分泌增加,但實際上並沒有檸檬片,為何我們身心會出現不一樣的反應呢?
超世紀催眠的目標是了解並調整潛意識,連結並打開心與腦的力量,進而幫助我們改變生命實相、掌握幸福。在這樣的目標下,調整過程中,其實並不建議個案將重點放在「真假」這種左腦的問題,而應將重點放在「感受」,因為「感受」才是打開心與腦強大力量來源的鑰匙,才能涵蓋整體意識與潛意識。
Q5:聽說催眠師可以在催眠時植入不良信念,是真的嗎?
有些電視電影媒體或許會有這樣的說法,我們也無法知悉其他催眠手法如何運作,僅能讓大眾了解,超世紀催眠師的養成訓練極度重視專業與真誠,重心放在協助個案面對自我與探索、正向調整潛意識,是值得信賴且安全可靠的催眠專家。
Q6:自我催眠與給催眠師催眠有不同嗎?
自我催眠,可以透過簡易方法,協助自己建立正向感受、調節自身身心狀態。但仍與在催眠師引導下的深度催眠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催眠師會透過專業技巧,像剝洋蔥般引導個案發掘深藏的信念或不願面對的過往(包含前世),所以會有深淺程度上的差異。